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涟源市】建标准体系破‘分散’壁垒 聚集成服务创‘高效’标杆
2025-07-01 23:00:54   来源:涟源市数据局   
自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以来,涟源市以标准化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从“分散办”向“集成办”转型,交出亮眼成绩单。

标准加成,建立政务服务“新底座”。涟源市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为契机,结合上级部署与本地实际,创新构建“4+N”标准体系框架,即通用基础、服务提供、管理保障、岗位工作4个核心分体系,叠加高频事项办理、产业集成“一件事”办理等N个特色业务标准模块。目前已整理编制214项国标试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72项、地方标准25项、内部标准117项,形成层级分明、衔接紧密、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的标准化制度底座,实现标准覆盖率100%。其中,将24项高频民生集成式事项标准嵌入“一网通办”系统,形成线上线下事项办理标准化操作闭环,实现从事项受理到结果反馈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同时叠加“古塘金秋梨产业一件事”特色产业标准,构建“基础通用+特色创新”的立体化标准体系,为政务服务集成式办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制度支撑。​

事项集成,推动大厅办事“零梗阻”。依托“综合窗口”改革,设置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结合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和习惯,坚持数据赋能,不断丰富拓展“一件事”集成化办理服务场景,实现“一件事”高效办成。同时,将大厅教育局、林业局等21个单位的业务整合到5个综合窗口受理,窗口减少率58%,推进52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后纳入综合窗口办理。打造分领域综合窗口,逐步优化整合税务、医保、人社、自然资源局和人口出入境等单位的业务,窗口分别减少至12个、8个、10个、8个和8个,减少率分别为50%、66%、20%、33%和20%,提升服务效率,让办事更便捷,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从“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

服务下沉,跑出便民服务“加速度”。打造集成式便民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层级办理。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帮代办专区,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的政策咨询、帮办代办服务;在热门商圈以“政务+商圈”融合模式打造2个标准化便民驿站,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市内通办无差别”。通过“标准化+帮代办+下沉办”三轮驱动,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办”,让复杂事项办理效率提升40%,政务服务办理环节平均压缩30%,申报材料精简40%,即办件量占比提升至77%,群众满意度上升至99.96%,打通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一网办成,架起政企互动“连心桥”。升级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整合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请、税务发票申领、人社参保登记等企业开办全流程事项,企业法人只需登录平台,在线填写信息、根据系统提示上传材料,即可一次性提交开办申请,无需再多头跑、反复跑。平台依托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推进企业全程“一网通办”,全市网办率超99%,实现“半日办”。标准化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试点期间,全市净增经营主体14716户,同比增长36.39%,切实以数字化服务为涟源企业发展赋力。​

随着涟源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标准化试点工作,“涟源集成办”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下一步,涟源将完善标准实施监管机制,推动政务服务从“标准驱动”迈向“效能升级”,持续贡献“涟源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