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了首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认定名单,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申报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湘潭经开区管委会申报的微创手术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功入选。据了解,全国共有65家单位入选该名单。
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作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的,依托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为建设主体,围绕构建全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生态,集聚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整合产学研和上下游企业创新要素,是服务产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转化、协同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功能性载体。
湖南湘江新区是全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聚区,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万件,万人专利拥有量183件,2024年通过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收益9.7亿元,2023年成功发行全省首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湘潭经开区拥有微创手术器械产业企业246家,年产值121亿元,超声刀、内窥镜、吻合器等细分优势领域专利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近三年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推动专利产业化产值达245亿元。
近年来,湖南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聚焦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园区,不断完善专利转化运营体系,有效促进了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指导10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盘点专利4.75万件,筛选3.55万件专利与2.24万家企业开展对接1.7万余次,全省累计开展专利转让许可4.75万余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8亿元,全省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从2.5%、0.8%提升至现在的14.58%、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