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知识产权商学院 > 正文
2025 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要点全解析
2025-07-19 20:20:51   来源:高新产业联盟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评定体系里,知识产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知识产权是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必要条件,在满分 100 分的评定中,知识产权一项就占据 30 分的评分权重 。

    在 2025 年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企业必须拥有能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层面发挥核心支撑作用的知识产权。为帮助企业顺利通过认定,以下将详细梳理不能用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知识产权情形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无法用于认定的知识产权类别

1.过期失效类:专利权已过期,或者被依法撤销的知识产权,不具备认定资格。

2.非核心关联类:和企业主要产品(服务)没有直接关联的知识产权,即便处于有效状态,也难以获得认定认可。

3.权属存疑类:知识产权所有权存在纠纷、争议,或者归属不明确的,不能作为有效证明用于认定。

4.非自主无创新类:通过购买、受赠、并购等途径获取的知识产权,若后续没有进行二次开发、创新,可能无法得到认定承认。

5.低质凑数类:仅仅为了满足数量要求而申报,缺乏实质技术含量与创新性的低质量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仅用于外观设计、包装设计的专利,大概率不会被认可。

6.未授权申请类:尚在申请流程中,或者已申请但还未获得授权的知识产权,不能用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7.非法获取类:通过不正当手段,如窃取他人技术成果而获得的知识产权,严禁用于认定。

8.领域不符类:知识产权内容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不相符的,无法用于认定。

9.境外未授权类:在境外获得授权,但未在中国大陆取得相应保护的知识产权,可能不被认可。

申请时需关注的其他要点

1.受让知识产权占比:若企业的大部分知识产权是通过受让取得,尤其是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也为受让所得,那么在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 这一指标(满分 6 分)上,企业得分会受到影响。

2.申报时间逻辑:部分企业在申报材料中,作为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申报时间早于研发项目立项时间,或者远远晚于研发项目验收、结题时间,这会导致申报材料逻辑混乱,影响认定结果。

3.软件著作权授权时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新申报企业若其知识产权全部为申请当年授权的软件著作权,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存在此类情况的企业不得推荐上报。

4.实用新型专利质量:企业申请的专利若多为低质量、只为凑数的实用新型专利,且专利内容与研发实际严重脱节,基本不符合研发实际情况,将不能作为成果转化的证明材料。

5.核心发明专利重要性:对于申报企业而言,如果没有核心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模块很难获得高分。也就是说,拥有核心发明专利,很大程度上会成为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败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